又到流感季,老药病毒灵,到底灵不灵?
2014年3月,老药病毒灵(吗啉胍)因一场公共事件,重回公众视野,引发了广泛的讨论。这个面世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的老药,到底是“灵药”,还是“毒药”?我们不妨先简单了解一下抗病毒药物的历史。
抗病毒研究缓慢
病毒感染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传染性疾病,约占传染性疾病病种的3/4以上。由于多数病毒不能独立自营生活,必须依靠寄生于人体细胞才能使自身繁殖(复制),这样病毒有时与细胞分界不清,不易消除。因此,抗病毒药研究发展一直较缓慢。
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。人类第一个问世的抗病毒药物是碘苷,又名疱疹净,其在局部治疗疱疹性角膜炎方面获得了成功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(FDA)于1962年批准其上市,并沿用至今。碘苷属于第一代抗病毒药物,能抑制脱氧核糖核酸(DNA)病毒,但对核糖核酸(RNA)病毒无效,并且在临床仅限于局部用药,满足不了治疗需求。
随后,对DNA和RNA病毒都有效的药物病毒灵问世了,其在对付当时常见的疱疹病毒和牛痘病毒中发挥了巨大作用,改变了人类在病毒面前束手无策的局面。
在此之后,抗病毒药物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,三氟胸苷、安西他滨、阿糖胞苷、利巴韦林等药品在这个阶段相继问世。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期,英国葛兰素威康公司研发的阿昔洛韦问世。由于在治疗疱疹病毒方面疗效显著,阿昔洛韦被公认为是继病毒灵之后抗病毒治疗的一大进步,至今仍然是此类感染的首选药。
缺医少药时代的宠儿
从抗病毒药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,病毒灵属于较早研发的第一代抗病毒药。据文献记载,在1960~1985年的25年间,在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地区,病毒灵首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。之后的研究表明,病毒灵对DNA和RNA病毒都有效,它抑制病毒繁殖,对付当时常见的疱疹病毒和牛痘病毒有不错的疗效。加之不良反应较少且价格低廉,使得它成为了当时安全有效的广谱抗病毒药。不过,随着阿昔洛韦等核苷类药物的问世及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,病毒灵逐渐淡出了西方医学界的视野。
20世纪80年代,病毒灵在当时缺医少药的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作为抗病毒治疗的常用药,各地药品生产企业均生产该产品,但由于各地生产标准的不一,导致效果不确切,以至于国家药品监管部门于1999年对以地方标准生产的病毒灵全面停用。直到2002年,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才以“国药准字”批准全国共382家药品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病毒灵,重新为这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药品正名。
仍是基层常用药
又一个14年过去了,在这期间,虽然陆续有一些关于病毒灵“老药新用”的成功案例报道,但该药在许多大型医院早已难觅踪影。不过,由于病毒灵对抗病毒的效果明显,且价格非常便宜,在地方和基层医疗机构仍是抗病毒的常用药。
近些年的研究表明,病毒灵具有阿昔洛韦和干扰素共同的作用,适用于流感病毒及疱疹病毒感染,在一些基层医院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案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。而它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出汗、食欲不振等,没有发现其他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,这也是其在地方基层医院能被广泛使用的原因。
但需要明确的是,病毒灵作为抗病毒治疗的处方药,最重要的是要对症下药,而不能将其作为预防用药。“是药三分毒”的道理无需多言,作为不具备专业医药知识的老百姓,在服用处方药前,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,切不可滥用药物或自行服用。
在医疗水平更为发达的西方,有荷兰的学者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这个“老药”,探索病毒灵是否可以在某一疾病中发挥更大的优势。医学是不断向前发展的,我们共同拭目以待。
来源: 本文首发《中国医药报》和药事网。转载此文章须经同意,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。
欢迎在药事网公众号文本框中输入数字
1~30 查阅权威辟谣及精选原创科普
101~105 查阅最新临床试验招募信息